專業追蹤器製造商|公司車隊管理、愛車定位查詢、親子關懷協尋

2025-11-13

【勿以身試法】女子發現機車疑遭放防丟器!揭露百元藍牙反追蹤機制,跟騷下場曝光




一、百元藍牙防丟器爆紅背後的危機:錯誤用途帶來法律風險

近期抖音上出現多支影片,教導網友如何利用百元藍牙防丟器暗中監控他人,甚至以「測試女友忠誠度」或「定位汽機車」為名,鼓吹將追蹤器藏於汽車底盤或包包內。影片播放量高達數百萬次,也帶動產品銷售突破十萬件。

然而,這些影片的說法多為誤導。實際上,多數藍牙防丟器(如 蘋果 AirTag、Find My 認證產品)皆內建反追蹤機制,一旦長時間跟隨非擁有者移動,系統會主動向對方的手機發出警示通知,甚至發出聲響,提醒可能遭到追蹤。

因此,這些「無法被發現」或「完全靜音」的宣傳,其實都是虛假廣告。若使用者誤信網路謠言,擅自將防丟器用於跟蹤他人,不僅違反產品使用規範,更可能觸犯刑法。


3C新報:https://ccc.technews.tw/2025/08/27/tiktok-shop-gps-trackers/

二、案例警示:女子機車遭老闆暗裝藍牙防丟器,反被系統揭露

新北市一名邱姓女子日前發現,車行老闆竟在她的機車上偷偷裝了一顆 AirTag。女子表示,老闆時常「巧合」地出現在她所在的街頭,頻繁的關心訊息讓她察覺異常。直到她將機車牽去維修,才發現車體內藏有防丟器。

AirTag 雖體積小、續航長,但它依賴蘋果 Find My 網路回傳位置,也就是說,若附近沒有蘋果用戶經過,定位更新會變慢。

此外,若追蹤器持續跟隨非擁有者移動,系統會自動觸發通知,提醒「附近有未知的AirTag正在移動中」。邱姓女子正是透過這樣的機制起疑,揭發跟騷行為。

這起事件顯示:「藍牙防丟器不是神秘的監控工具,而是一把雙面刃——錯用不僅無法長期隱藏,還可能成為犯罪證據。」


AirTag被濫用! 女子修車發現機車疑遭老闆裝定位器-民視新聞



三、法律層面:用藍牙防丟器「關心」別人,恐涉三大罪名

根據台灣現行法律,任何未經他人同意的跟騷行為都可能觸法。以下為三項相關法條說明:



因此,像新聞中的 抖音用戶或邱女的老闆,若被查出故意裝置藍牙防丟器追蹤他人,將可能同時觸犯多項罪名。即使出發點是「好奇」、「關心」或「懷疑外遇」,也絕非免責理由。

四、技術面解析:為何藍牙防丟器不適合追蹤車輛

許多人誤以為藍牙防丟器能像 GPS 一樣即時傳回座標,但實際上兩者有根本差異:




簡言之,藍牙防丟器屬於被動定位技術,並非即時追蹤工具。若用於移動物體如汽車,定位回報會斷斷續續,且被追蹤者只要使用智慧型手機,就能收到提示音或通知。
因此,不僅無法達到監控目的,反而會被系統「反追蹤」,讓自身行為曝光。


五、當被發現時,付出的代價可能不只是尷尬

若你真的將藍牙防丟器放進他人車內、包包或口袋裡,一旦對方的手機跳出警示訊息,系統會顯示追蹤器的序號,甚至可透過警局查出購買者身份。

在實務上,警方可透過追蹤器序號、Apple ID 或藍牙防丟器最後的位置,追溯到原擁有者。這代表,即使移除電池或重置裝置,也難以完全掩蓋痕跡。

新聞中的女子若報警提告,其老闆將可能面臨刑事調查與社會形象重創。
這樣的「代價」,遠比短暫的窺探快感嚴重得多。


六、正確使用藍牙防丟器的方式

藍牙防丟器的設計初衷,是幫助使用者尋找遺失物品,而非追蹤他人。以下為合法且安全的使用範例:

• 放在鑰匙圈、行李、錢包等容易遺失的物品上。

• 與親友共享位置時,應事前徵得同意。

• 不得放入他人包包、汽車或衣物內。

• 不得利用防丟器蒐集他人活動軌跡。

科技應服務生活,而非成為侵犯他人隱私的武器。


七、常見問題 FAQ

Q1:藍牙防丟器真的會自動發出警告嗎?
A:是的。若防丟器長時間與非擁有者同行,iPhone 或 Android 裝置都會自動通知附近使用者,並播放提示音。

Q2:市售的「靜音追蹤器」是否更安全?
A:這類宣稱通常是虛假廣告。大部分仍須依賴 Apple 或 Google 的 Find My 網路,無法真正靜音且合法銷售的產品都必須內建安全提示功能。

Q3:若我懷疑有人在跟蹤我,該怎麼辦?
A:可開啟手機內建的「未知追蹤器偵測」功能,或下載防追蹤應用程式。若確認被安裝追蹤器,應立即報警處理。要是最後判斷 AirTag 或不明追蹤器是蓄意跟蹤,通常都會藏在隱密位置,且檢查設備資訊也並非是認識的人所有,就要保留證據,直接到最近派出所報案。

將不明藍牙防丟器交給警方後,也要記得一併提供手機畫面通知、地圖軌跡截圖,以及設備查詢的序號,並且清楚描述發生時間地點和過程,就能讓警方得知整個過程。

後續警方有合法的法律程序下,就能要求Apple提供AirTag配對帳號相關資訊,就能追溯找到原始持有者。

Q4:想追蹤公司車輛應該怎麼做?
A:建議使用專業的GPS 追蹤器,才具有必備的即時追蹤和車隊管理功能。


結語

無論是 AirTag 還是其他百元的藍牙防丟器,都不是隱密監控工具。
每一顆看似無害的小圓片,都內建反追蹤機制與可追查序號,若錯誤使用,不僅難以隱藏,還可能讓你身陷法律危機。

正如新聞案例所示,當科技被誤用,最終受傷的往往不是他人,而是自己。
科技應該被用來找回失物,而不是失去自由。
TOP